-
-
-
-
小黄 在栏目 小黄的日志 中发布了《#20190526 @Tokyo 把朋友圈关了》 6年, 2个月前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突然发觉在这里的朋友其实都不怎么发朋友圈了。
发了这么久朋友圈,其实带给我的焦虑已经大过快乐了。微信里加的人越来越复杂,分组也越来越多,每次发朋友圈之前都会预设每个人看到的反应,再贴心地屏蔽掉不想让他看到的人。但是带给我的是什么呢?
事实就是,那些数字上涨的红点和点赞列表里增加的人名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什么东西。除了持续的焦虑和短暂小小的虚荣感。
我记得微博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还在讨论240个字是否会限制住表达的可能。到现在居然连写或阅读240个字都变成难能可贵的事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精简到按下按钮留下名称罢了。这是真的交流吗?
推特说要取消点赞按钮,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
我在东京听了一天的播客。中途发生了一次小型地震,洗了衣服并且拖了地,晚上不知道吃什么。还有二十天考试,但是今天一天没有看书,有点烦。
想知道大家今天在干嘛呢?
-
-
-
-
-
-
小黄 在栏目 小黄的日志 中发布了《#20190522 @Tokyo 一个不那么偏倚的天平》 6年, 2个月前
世界好像总是对外向者优待,对内向者刻薄。内向者不善于表达,所以只能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变得更优秀,才能被看到。然而这份优秀常常又因为内向被埋没。仿佛是恶性循环。
该怎么办呢?
我自己没有答案。
我是内向者,造就的事实是,相比在群体里说话,我更喜欢同个人对话。相比聚会,两个人的约会更让我觉得舒服。这种情形恐怕会一直持续下去。可能也会有面对群众妥协的虚与委蛇,但是我始终相信,脱离集体的两个人的交谈才能让真正灵魂触碰。
至于原因,纵然有性格使然的成分,但是本质的恐怕是因为我有意志力薄弱的缺点,因而只要身处于群体,就会溯流而下,思维被裹挟着带跑,投向不属于我的阵营。
初中的时候,班级里不知为了什么集体讨厌一位女生,大家都开他玩笑,甚至辱骂爆揍他。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有开过他的玩笑。而且在当…(全文)
-
-
- 读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