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我还是期待能随意地写一些话吧……否则连写日记的时候也不能放松,那文字会不会太严肃了些。
不过口语化的表达好像大多出现在零碎式的聊天记录里,如果真的写大段的口语好像显得有点粗俗233
-
-
-
-
我是你路上最后的一个过客,最后的一个春天,最后的一场雪,最后的一次求生的战争。看,我们比以往都低,也比以往都高。
——保罗·艾吕雅《凤凰》
-
-
-
想知道你们写日记的时候是否会写着写着就开始雕琢句子,好像是特意写给某人看一样?
本来是想记录日常琐事,却忍不住刻意放缓语气,好像这日记总有一天会公之于众,而毁了自己一贯保持的人前形象?
如果字写错而有了涂改就会觉得莫名地很沮丧?
不知道是否有人是这些情况,但是我好像就是。
翻看了一下以前写过的日记,我知道我内心并不是柔和的人,但是那些文字里似乎都在刻意保持友好语气,就算有吐槽也像是在和一个并不熟悉的人对话,小心翼翼斟字酌句……当然这些日记最终也停留在了一个很久远的年份日期,再也没有更新过,可能是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趣吧。
也越来越倦怠笔尖书写,因为无论脑中想得如何多,当真要记录下时却又觉得词不达意了。
似乎沉默总比发声要来的容易一点。
-
-
-
-
-
-
可能会到我房间里来的人物,每次都不一样,有时候是不认识的人;有时候是曾经见过的人;有时候是高中时代只约会过一次,脚非常纤细的女孩;有时候是几年前的我自己;有时候是带着珍妮花镇丝(Jennifer Jones)的威廉荷顿。
威廉荷顿?
不过,他们没有一个进到房间里来,他们好像犹豫不决似的,只在房间外面徘徊而已,结果连门也没敲,就不知道消失到什么地方去了。
——村上春树《意大利面条年》
-
小黄 在栏目 小黄的日志 中发布了《#20190505 @Tokyo 五月的风》 6年, 3个月前
五月夜里的风,刚好可以打开窗户让它肆意地飘进来。
邻居家小孩的哭声也飘进来,还有远处口风琴的声音、店员们拉下卷闸门的声音、锅里炖着排骨咕噜咕噜的声音。
每一个进入夏天的声音都如此的相似,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某一天,过一会就会有人用钥匙打开家门,带回从楼下超市买的姜,放进那锅咕噜咕噜着的排骨汤里。
-
-
-
-
- 读取更多···